▲ 馬大的校區是分散各處的,這一棟是UCM。荷蘭大部分大學都沒有「校園」,UM的教室與辦公大樓散落於城市各處,教室旁邊可能是同學的租屋,雖然對於沒有校園這件事有點失落,但轉念一想其實這樣比較永續,學校隨時也可以變成別的用途,而且也象徵學術與社區是沒有隔閡的吧!
一、 關於學校
簡單介紹一下馬斯垂克大學(Maastricht University,簡稱UM),UM成立於1976年,是一個還未滿50歲的年輕大學,這樣年輕的大學雖然讓他知名度與總排名不是那麼高(不過他已經連續多年入選多項評比的全球前五十大年輕學校(Top 50 under 50)),但卻給他們更多創新的機會,UM最為人知曉的兩大特色即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及「全荷蘭最國際化的大學(還以成為「歐洲的大學」為目標)」。
PBL學習法有點類似「翻轉教育」的概念,翻轉以往以老師為中心、老師上什麼學生學什麼的概念,PBL讓學生自己大量閱讀、自己思考學習重點與需要解決的問題,課堂上學生與助教(或老師)組成學習小組,根據每個學習目標脈絡性地分享所學與所思、批判性思考然後互相激辯討論。這樣的過程讓每位學生都能互相學習,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背景與學習歷程,不一樣的思路過程以及價值判斷,能讓學習的內容更有厚度與廣度。而且PBL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每個人能學到什麼都更仰賴自己付出多少,而非以往仰賴老師教多少、多會教,學習者不只在這過程中被訓練了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會因為是主動學習而記得的更多,學習成效能留得更久。
而2018年的數據統計,UM有超過50%學生、40%教職員工來自非荷蘭的國家,總國家數超過100個,他的國際化獲得多項評比認證(不過那些認證機構我也不認識,主要只是想要科學化一點的證據,不是自己說說就算了而做的評比吧XD),但除了數據,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那個「國際化」是可以感受得到的,我們所今年有75位學生,國籍就有21個,但彼此交往不以顏色、不以國籍為基礎,有人直接表明「可以直接跳過問國籍的問題嗎?」,畢竟很多人是即使是瑞典/荷蘭/美國人但從小四處周遊,跟瑞典/荷蘭/美國沒有太多依屬關係;即使是印度血統但從小出生長大於德國;有著北韓與匈牙利混血、比利時與巴西混血⋯⋯,要認識一個人根本就沒辦法單從他的血統、髮色或語言而有任何判斷。此外也可以感受到國際化的發生並非純屬偶然,學校非常用心經營國際化這件事,例如我們系的佈告欄就有一張世界地圖,學生與校友遍佈的國家就會插上大頭針然後貼上紙條寫幾人;學校各項演講、甚至運動中心的瑜伽課,幾乎都有英文版,國際生完全不會有被排除在任何事情之外的感覺。
二、關於學程
而我的學程SSPS,今年為第九屆,今年以前學程名稱其實都只是Sustainability Science and Policy,但經過九年的累積,這個學程所關懷到的已經不止是學術界的科學證據以及各層級政府機構的政策擬定,更需要納入整體社會的參與與改造,學術界的研究與實務上的經驗其實也都逐步在驗證,永續發展不可能是少數菁英唱單簧就可以達成,也因此政策溝通、社區經營等項目在這些領域的發展上愈發重要。(另外要炫耀一下,SSPS今年獲選荷蘭所有政治科學與公共行政領域碩士學程評比的第一名!)
SSPS在學程名稱上就直接涵蓋了科學、政策與社會,所以其實學生的背景也是「什麼都收」,除了一些基礎課程的要求,基本上就如系主任所說「這是一個適合任何人唸的學程」,我們同學有唸法律、建築、化學、傳播、社會學、工程、財金、貿易等⋯⋯各種背景,有大學應屆畢業生,有像我一樣工作兩三年來的,更有已經結婚生子的、已經在自己工作領域獲得一定成就的,這系所的特性雖然讓有些人擔憂專業性不足,但卻反而創造了多元的可能,而永續發展本身就是一個multi- and inter- discipline(多重且相互相關)的領域,多種交流刺激可能反而才是找到解答的方法。
SSPS從第一屆的10人,去年慢慢累積到有近50人,而今年突然爆增到75人(相較去年直接增加50%),而我今年申請時也發現荷蘭著名的大學萊登大學也在今年新增系所「永續治理(Governance of Sustainability)」,「永續」這件事已經逐漸在學術界成為獨立學門,一方面很興奮可以有更完整、更有邏輯脈絡地去梳理這學問,另一方面也很難過人類終究把自己逼到這一步⋯。
SSPS是一年的學程,所有課都學校安排好,直接灌檔。總共分為六個學期(periods),一個學期會分a.b.階段,一個階段大約就是一個月,前面四個學期大概是兩堂核心課程+一堂寫作/學術技巧課程。一個階段一堂核心課程,所以一個月念一個科目,我覺得這種安排滿好的,每個核心課程都很緊實地在一個月內讀完,通過考試後成為下一個核心課程的基礎,學習可以很專注、邏輯和目標也很清楚。技巧課程也很實用很貼心,包括寫作、演講、跨文化溝通、論文格式與相關軟體使用教學等,很清楚的指導讓我們可以很安心地準備論文寫作,原本擔心一年要唸書要玩怎麼寫出有質量的論文,現在可以大概明白只要把時間規劃地好,是有可能的!而這四個學期幾乎每天都有課,有老師授課、PBL討論課、工作坊等等上課模式,而除了上課以外,其他時間就是自己安排,要把書讀完、報告寫完。雖然真的滿累的,但真心覺得如果我一輩子都可以這麼有效率地運用時間,我應該可以完成很多事情吧!
而最後兩個學期很有趣,第五個學期是要與實體業界合作,對象可能是非營利組織或企業、政府,我們要實際在組織裡面完成一項永續計畫,而這不只可以與我們的論文寫作有關,更可以為未來職場做準備,讓我們的碩士接地氣,不會在學術界的象牙塔裡自嗨,而是很明確地有其實踐性。而最後一個學期學校就放我們自由,讓我們專心寫論文啦!繳交論文有兩個時間,第一次是七月初,另一次是八月底,九月初就畢業典禮(但今年因為肺炎畢典無限期延後了T^T),錯過八月底繳交就請再繳註冊費繼續努力啦!希望我可以七月初就交出去,幫我祈禱!!
p.s. 今年這個學程學費稍漲到一年€13,800,但仍是荷蘭在此領域的相關學程中價格較為友善的,而且馬城的生活費(尤其房租)相較北部大城市還是相對低一些些(雖然這幾年好像也因為移民增加而越加抬升了T^T),整體而言真的是CP值相對很高的學程,超級推薦!如果對於這個學程有興趣,我在這邊沒有分享太多申請的過程,可以再私訊我聊聊~^^
三、關於馬城
馬斯垂克(Maastricht)是荷蘭林堡省(Limburg)的首都,也是荷蘭第一座有人定居的城市。他是一座很有趣的城市,位於比利時、德國與荷蘭三國的交界處,又因為城市裡有條大河,在歷史上一直都是各家爭奪的搶手之地,也因此整個城市其實都被城牆包圍著;馬城唯一一座小山(海拔150m的小「山」XD)上的堡壘更是全荷蘭各城市共同投資建立維護的,因為保住馬城就可以保住荷蘭;現在馬城最著名的觀光點「地下隧道」,原本是為了挖土來蓋房子,到二戰時剛好成為了避難所,而那地道之大之廣,過去還有人可以直接在地道開車從荷蘭開到比利時去。而這特殊的地理條件也讓馬城經歷過主權爭議,該歸比利時或荷蘭,甚至到後來都還有人說要在林堡省組成荷比德聯盟,維護其特殊歷史文化。
除此之外,馬斯垂克最為人熟知的應該是「馬斯垂克條約」吧?我自己在來之前,對馬城就只有唯一這個印象。歐盟前身歐洲共同體於1991年在馬斯垂克舉行首腦會議,經過兩天的辯論,最終通過並草簽了歐洲聯盟條約(俗稱馬斯垂克條約),為歐共體建立政治及經濟與貨幣的聯盟確立了目標與步驟。難怪有人會稱馬城為歐洲的中心,UM也致力於成為歐洲的大學,地理位置的得天獨厚加上歷史發展,馬城的確擁有一定的中心意義。而這也讓馬斯垂克成為一個極度國際化、不那麼荷蘭的城市,據說馬大的德國學生多於荷蘭學生,而我上個週末陪德國朋友跨越邊境去德國拿藥也只花了30分鐘的公車路程,我從阿姆斯特丹機場搭火車到馬城都還花了2.5小時呢!
現在的馬城都被稱為大學城,整座城市最重要的發展除了觀光,可能就是大學了。而UM也相對很努力回饋於城市,每年開學第一週都會舉辦PAS Festival,除了是迎接新一年來到的學生,更是透過這樣免費、開放的活動,將A(Arts 藝術)及S(Science 科學)的P(Pleasure 樂趣)帶給城市裡的每位市民。學校的新生週也是幾乎城市裡的市民都知道的事情,帶著新生週的手環,到哪都會有人熱情跟你介紹該去哪裡挖寶,城市與學生緊緊連結。
四、關於社團
在來之前,我就有在學校官網上面看到他們有一個部門叫Green Office,直接規劃學校實踐永續發展的計畫,而臉書上各個粉專、社團的連結,也顯示馬城這裡有很多校園內、社區內發起的各種組織,著力於氣候變遷、無塑、吃素等環境倡議的社團,來到之後更是被排山倒海的社團資訊給淹沒。
首先是我們學程有一個類似學生會的組織,學程有經費提供,我們可以辦演講、訪問旅行等,創造更多與業界的連結,讓永續發展可以更活生生被認識、被討論、被創造;另外還有一片地,我們可以自由規劃要種什麼,畢竟永續發展從土開始,今年我們打算一起種一棵樹,其他可能種一些可食蔬果或花。來唸這個科系的大家,可能在大方向的價值觀相似、遭遇過的困境雷同,很快可以達成共識,要如何透過這裡給我們大家都有興趣的額外input、協助我們彌補學習的不足。真的很喜歡這種大家不一樣但又還是在同一溫層的環境,完美舒適圈?XD
上禮拜參加了一個叫Enact的社團說明會,他們是屬於全球性的社會創新創業的社團,每年都有城市級到國際級的比賽,利用SDGs為綱領,試圖為生活中的不永續找到可以永續的商業模式。雖然這個社團所進行的企劃仍存在「改變太小、盈利太難」的困境,但對於學生來說仍是很好擴展人脈的機會,也讓創新創意獲得實踐的可能,永續發展至今沒有也可能永遠不會有一套可套用於所有地方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法,現在不能放棄的就是這樣各種放膽去試的機會。
另外,馬城裡有太多致力於環境倡議的社團,其中七個在上週四也集結起來一起辦了素食BBQ說明會,讓有興趣的人可以一次認識每一個社團。除了說明會,他們也現場準備了廢紙板、顏料和水彩筆,讓大家可以為本週五的「全球氣候罷課/罷工第三彈」氣侯遊行做準備,我們老師還特別寄信跟我們調課,讓大家可以順利「罷課」去遊行!
本文作者為彭總李董的無塑生活的李董(Jo)
馬斯垂克大學永續科學政策與社會研究生
Podcast 在 iTunes, Spotify, Google, Anchor搜尋「彭總李董的無塑生活」都可以聽,或直接到他們的網站上收聽~
Comments